分享:两网加速融合!公交如何发挥基础性作用?一篇推文告诉你答案!

DTCHUXING发布


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的大背景下

公交如何发挥基础作用?

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究竟做了哪些事情?

接下来,小编带大家详细说说

彭埠地铁站位于城东新城核心区,西邻火车东站交通枢纽。作为地铁1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自2012年启用来,该站已辐射城市东北部彭埠、笕桥、丁兰、星桥等地,大量市民通过公交至彭埠换乘地铁。

  》》》目前情况 
彭埠地铁站既有11条地铁接驳线,其线路布局已涵盖该站辐射的所有方向。即城东新城范围内的笕东嘉苑、明月嘉苑、新和嘉苑、天聚府等近距离住宅区;中距离的金色黎明、笕桥、普福、黄家等区块,及远距离的丁桥、长睦、星桥、天都城等大型住宅区。11条地铁接驳线早晚高峰期发车密度在2-3分钟,基本实现“地铁一到,公交即发”,在该站日均换乘的客流达1.1万人次。

围绕该区域的公交与地铁接驳
我们进行了
「公交站点的优化改造」
「导乘系统的优化建设」
「配套线路的优化多元」
真正实现空间零距离
换乘零缝隙、服务零投诉

  》》》具体来说  

01推出“大数据常规公交”

2018年,杭州公交首条依托大数据设计的
常规公交线345路,诞生于彭埠地铁站
它开启了传统公交与互联网数据融合的新模式
实现公交线路的优化升级与动态调整
该线路运行两年来日均客流量已突破万人次。


为缓解345路早高峰客流,公交集团在丁桥长睦区域发放区间车,同时安排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秩序管理,引导乘客有序上车,满足市民出行。

335路从天都城始发,途经星桥、长睦、丁兰等多个居住区密集区域,早高峰在华鹤街长睦路口、华丰路建塘路口往往出现满载的现象。公交集团在上述站点安排了区间车,缓解拥挤现象。

81路是丁桥大型居住区前往彭埠地铁站的首选线路,早晚高峰客流集中,公交集团采取了增放区间车、越站车等措施,解决高断面出行。

02地铁接驳线开进小区

结合彭埠地铁站接驳区域的客流特征和周边路网环境
将1705M路的起点站设置在天聚府小区内
1904M路的起点站设置在东港嘉苑内部
解决了部分小区换乘地铁难的问题
实现了足不出户坐公交

03打造“快+快”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2020年开通长睦公交站始发的205路
仅设8个中途站点
方便远距离居民换乘地铁
实现“快+快”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

04实行“精细化”管理

2020年,杭州公交集团充分利用公交数据大脑
通过客流分析、公交云图、分析中心
主数据库、线网优化等模块的大数据
对主城区389条线路的运营数据
进行了全面的梳理
制定了“一线一策”线路精细化管理方案

其中,地铁彭埠站至长睦居住区的7278路
就是通过充分“借力”
所推出的“高峰全时段专属服务线”
该线利用通宵线夜间运营前
和清晨结束后的驾驶员资源
将其转换为有效运能
日均发车班次从9班增加到35班
使之成为一条横跨高峰所有时段的地铁接驳线

05开通彭埠橙意暖巴


2019年,借鉴交通枢纽橙意暖巴的模式
杭州公交首次在地铁彭埠站
推出了开往丁桥、长睦、天都城
3个方向的“橙意暖巴”
实现“准门对门”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目前,“橙意暖巴·彭埠”配车7辆
日均运送乘客300余人次

橙意暖巴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常规公交的局限性,为有个性化需求的乘客提供了出行方式,也有效遏制了非法运营车的滋生。

此外,围绕彭埠地铁站区域
我们还实现了
地铁站多出入口“包围式”设站
共配套各类常规公交线路11条
缩短换乘步行距离
构建空间无缝换乘


杭州公交集团通过开通远、中、近距离的多种形式地铁接驳线等手段,实施白洋地铁接驳的城市大脑应用场景,完善白洋地铁站的公交配套,力争减少地铁站周边共享单车,实现“还路于民”,减少莫干山路沿线居民在途时间,实现“还时于民”。

01缩短在途时间,服务远距离居住区市民

自2020年9月13日起

杭州公交集团对97路进行调整
打通农副物流中心、天阳
勾庄、三墩北四大居住板块
与地铁2号线白洋站的换乘接驳功能
为距离白洋地铁口较远距离的市民
带来公交出行的便利
省去因道路施工造成的拥堵耗时

02缓解地铁口违停乱象,服务中距离出行市民

自2020年4月7日起
杭州公交陆续新辟了
都市阳光和苑至地铁白洋站C口的
公交数字接驳2号线
倪家坝至地铁白洋站C口的1216M路
打通各居住板块至
地铁2号线白洋站的换乘接驳功能

03家门口的公交线,解决“最后一公里”

自2020年9月30日起
杭州公交新辟勾庄佳苑、良和雅苑
地铁接驳线1205M、1207M路
完善勾庄佳苑、上实海上海二期
居民公交出行
填补良和雅苑与白洋地铁站的接驳
同时设立可移式招呼站
发挥社区公交“短频快”作用


长河地铁站是5号线过江后第一站,与6号线换乘,附近几公里内商、住、学、医等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先后开通了5条地铁接驳线,不仅覆盖了周边社区、医院、学校、商场等居民生活场景,还将企业级接驳与生活场景接驳相结合。打造了集上班、上学、就医、通勤、休闲、办事等各类元素为一体的中短距离地铁接驳体系,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01换乘零距离

在属地交警、住建部门的支持下
杭州公交集团在地铁站的C口
B口设立了始发站
市民乘客只要走几十米
就能乘坐公交接驳线
为该区域市民乘客
公交地铁换乘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02接驳范围全覆盖

长河地铁站是5号线过江后第一站
也是与6号线的换乘站点
共设置5条接驳公交线

覆盖了周边1-5KM范围内的所有重要区域
北到钱塘江边的住宅区
东到浙二医院滨江院区以及星光大道附近
南面从阿里巴巴、网易
一直覆盖至白马湖,西到儿保、滨盛路沿线

03接驳深入小区内,串联多个住宅区

自五号线开通后
长河区块市民公交地铁接驳需求增加
杭州公交集团开通1509M
从地铁长河站C口出发
串联起锦绣江南、白金海岸南
北区、同人春江时代小区等几个住宅区
满足小区居民出行需求
1509M路从开通初期的日均127人次
增长至647人次
客运量提升409.45%
被誉为“社区接驳之星”

04精准定位客流断面,高效服务乘客出行

自地铁5号线开通之后
杭州公交集团开通长河地铁站
至浙大二院滨江园区接驳线1511M
并将站点设置在长河地铁站B口
乘客从B口出站就能一眼
看见黄色的社区接驳巴士站牌
实现了浙大二院滨江院区的零距离接驳
避免医院门口“停车难”的问题

1511M一开通就受到了市民乘客的欢迎
日均客流达850余人
被誉为“效率之王”

此外,开通的1510M
承担长河地铁站C口至省儿保
宝龙城、三维大厦、钱江水晶城
香溢花园等地的客流接驳任务
日均客流达1180余人

另外,往返于长河地铁站
至白马湖的1514M路
服务范围精准覆盖了
阿里巴巴、网易优迈科技园等园区

除了以上短距离接驳的线路以外
杭州公交集团还根据实际情况
以及乘客需求
开设部分中距离接驳线
并在地铁站的F出口设置了
138路、522路的始发站
主要覆盖南岸晶都花园、博世电动
华数产业园、中南集团
人工智能产业园、长江小区等区域

九堡街道是杭州较早拥有地铁站的区域
九和路、九堡、客运中心
主要是该区域内主要的地铁站
多年来,公交集团逐步
打造九堡区域社区公交网络
构建起了以3个地铁站为核心
覆盖九堡街道内多个住宅区
园区及周边乔司街道的线网体系

  》》》目前情况 
九堡地区已开通392M、393M、394M、595M、1701M、1702M、1703M、1704M、1706M、1707M、1708、1709M、1710M等13条地铁接驳线。



13条地铁接驳线,在九堡街头的各个地铁站和住宅小区间穿梭,充分发挥着打通居
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其深入社区、招手即停的特征,在九堡区域架起了住宅区与地铁站、公交换乘点、综合体、公建设施、写字楼的桥梁。上面两个视频是1701路早高峰期间在普德家园一带的实拍,1701路成为了九堡多个小区接驳地铁的首选。

1704M路是2021年新开通的地铁接驳线,连接八堡家园和客运中心地铁站,深受八堡家园居民青睐,时常处于客满状态。

2021年1月8日起,杭州公交通过行车作业计划调整,又率先在九堡区域的394M路上推出“地铁一到 公交即发”服务,即精细化计算地铁到达的班次以及乘客从地铁站内步行到接驳公交站的时间,实现“无缝连接零等候”,实现了地铁接驳从服务覆盖到服务精准上的转变。



5号线开通以来,地铁大运河站成为良渚新城的主要换乘站点,杭州公交集团采取了增加191路停靠点予以分流;延长57、58路服务时间;高峰期增加蓄车等措施,让公交与地铁接驳变得更加方便。

拱宸桥东地铁站成为了崇贤、康桥一带长距离换乘的首选站,60、61、347路等通往崇康地区的线路在下班高峰显得很抢手。公交集团还在该站点设置了347路快线,缓解上述线路的压力。

聚才路成为了滨江创新园区通勤人群的主要换乘站点,公交集团相继开通了522、1508路,接驳白马湖、秋溢路沿线的园区。

地铁6号线于去年年底开通,之江板块的云荷廷、之江九里、滨之澜苑等小区,从枫桦西路下了地铁就可以几乎零距离坐上1411、1412路回家。


说完了以上几大典型的
公交地铁接驳线网络体系
对于「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的时代背景下
公交如何发挥基础作用」的命题

你是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自4月20日起,杭州公交将在目前接驳体系已较为完善的站点,开展以“地铁接驳零死角”为主题的市民意见征集活动,使这些站点的接驳覆盖更广,出行更便捷。即日起,市民乘客如发现彭埠、白洋、长河、美院象山、九和路等站点接驳盲区,且出行需求较为突出的,可拨打85191122反馈。

编辑:Synear
设计:Egg
公交配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杭州公交